您的位置: 首页 常识

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有多远(航天员在月球上待一天,地球上是多久?)

时间:2024-10-14 08:00:56 浏览:100

吴承恩在《西游记》中,有这样一段描述:“地上一日,天上一年”。我们都很清楚,这是古人对外界时空的一种猜想和美好愿景。

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,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,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。目前在地球轨道上,有超过4800颗人造卫星,2个空间站,还有飞往月球、火星,甚至更远的深空探测器,人类对宇宙的探索,始终没有放弃。

这不禁让我联想到《西游记》中的那段描述,地球上一天的时间,“天上”究竟是多久呢?就以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球为例,在地球上待一天,月球上真的是1年吗?科学家经过研究和计算,得出的结论让人意外。

走近月球,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

每当深夜来临,除了能看到满天繁星,月球总是能格外引起我们的注意。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0千米,它看起来离我们很近,在能见度高时,通过天文望远镜,甚至能看清月球表面的环形山。

关于月球的起源,天文学家们至今没有达成共识,主要有三种观点。

达尔文的儿子乔治·达尔文认为,月球原本是地球的一部分,由于地球的自传作用,有一部分被甩了出去。随后又被地球的引力捕获,从而成为了地球上的一颗自然卫星。

乔治·达尔文对此还给出了自己的理由,他认为月球被甩出地球后,留下一个大坑,也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太平洋。

有科学家认为,月球和地球是同时形成的,起初都围绕着太阳运动。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,月球逐渐向地球靠近,并逐步被地球捕获。

另一种说法,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“小行星撞击说”,这种观点认为,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,并产生了大量的尘埃。这些尘埃逐渐向大气层汇聚,逐渐凝聚到一起,随着重量的增加,逐步远离地球,最终形成了月球。

无论是哪种说法,目前都缺乏十足的证据,也就是说,目前人类对月球的起源,依然一知半解

也正因为如此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1957年10月,苏联将人类首颗探月卫星发射升空,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的新起点。

随后,美国不甘落后,在强大的国力和科技实力支撑下,于1961年至1972年,组织了6次载人登月工程。阿波罗计划共将12人次的航天员送上月球,并带回超过300公斤月壤,也是目前人类唯一成功的载人登月项目。

不过,阿波罗6次载人登月,着陆点均选在月球的正面,而人类对月球背面的了解,只能通过月球探测器进行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美国早前曾公开表示,要停止所有的探月计划,但该国无法接受还有别的国家进行探索,于是似乎要重启自己的探月计划。

地球一天,月球到底是多少时间

通过载人登月和卫星传回的照片,我们已经很清晰地认识到,月球上根本就没有“广寒宫”,也没有玉兔,留下的是一片凄静和荒凉。

不过,这丝毫不影响月球对科学家们的吸引力,如果有朝一日,人类可以到月球上生活,地上一年,月球上会是多次时间呢?

可能有人会问,地球和月球是两个不同的天体,两者的时间有办法进行直接比较吗?

众所周知,我们如今所使用的时间,每天是24小时,而地球的自转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钟,就是我们所谓的“天”,其实是地球自传的时间

月球的半径为1737.10千米,质量约为地球的0.0123倍,表面凹凸不平,布满了被陨石撞击形成的陨石坑。

科学家通过计算和测量后发现,月球的自转要比地球慢得多,月球自转一周,大概需要648小时,约27天

如果非要将月球上的时间,与地球对比,在月球上待一天,相当于地球上的27天

这样解释,可能很多小伙伴会提出质疑,既然是时间对比,为何都要用地球自传的24小时,作为“天”的单位。

其实,时间本身并不存在,就像我们所熟知的那样,时间是人类为了方便生产活动,通过对天体运动的周期,而给出的一个定义。

知道中间的时间差后,有网友作出假设,如若宇航员在月球上长期生存,而他的孩子在地球上生存,两者的年龄差被27倍的流速抹平后,是否会出现父子二人拥有相同年龄的现象?

科学家认为,对于时间的定义,不能一概而论,至于在月球上生活一天,地球上会消耗更多时间的说法,本身就不正确。

月球作为离我们最近的天体,虽然人类进行很多探索,但依然还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。

可能有人会马上联想到一个问题,不是说月球总是一面朝着地球,为何月球又有自转了?

月球自转吗 ?都说月球一面始终对着地球,其背面永远背对着地球

从前面的分析中,我们已经很清晰地认识到,月球是有自转的。但在大家的印象里,好像月球一直有一面背对着我们。

这种说法没错,2019年1月3日,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背软着陆,并通过“鹊桥”中继星,传回了人类首张月球背面近景照。

月球有自转,却又有一面一直背对着地球,这两种观点不是自相矛盾吗?其实一点也不矛盾,只是很多人没有弄清楚其中的运动规律。

我们不妨先来做一种假设,如果月球真的没有自转,会不会有一面一直背对着地球。

虽然假设了月球没有自转,但月球会围绕地球公转,同时,地球也会自转和围绕太阳公转。这是一个由多种天体同时运动组成的组合体,为了更加直观,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图,作为参照进行思考。

从这张动态的示意图中,我们不难发现,如果月球没有自转,反而会让我们在地球上,能看到月球的正面和反面

这不是月球公转轨道不同相对位置造成的,尽管这问题理解似乎有些搞脑子,但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根本就不是什么障碍!

既然月球自转和有一面背对地球都是事实,那这种奇怪的现象,又是如何发生的呢?

因为月球属于“同步自转卫星”,它的公转与自转周期相同,其本身是在自转,但从地球上看它却又像是没有转动,因此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。

如果没有从站在地球上看月亮的视角解脱出来,仅从文字上理解,弄清月球自转的同时,又能保持一面对着地球,确实有些难度。

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思路,地月系这种奇特的运行状况可以解释为潮汐锁定,简单的理解就是两个相距比较近的天体,质量比较小的天体由于质量比较大的天体的引力作用,变成一面永远朝向另一个天体的情况。

结语

关于时间的思考,人类从未停止过,霍金的《时间简史》中,针对时间进行了大量个人思考的阐述。达尔文也曾在狭义相对论中表示,时间是相对的

对大多数人而言,时间是早上起床的闹钟,是中午该吃饭的提醒,是下班接孩子不变的规律,似乎我们一直生活在时间为我们定制的生活中。

时间看不见摸不着,我们却又离不开时间。飞机飞行的导航,红绿灯的等待时长,下课的铃声等等,如果没有时间,这些将变得杂乱无章

时间或许就是一种感觉,选取不同的参照物,我们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时间感觉。如果将这种感觉上升到不同天体,甚至超越光速的时光旅行,其中的奥妙我们更难理解。

地上一日,天上一年,如今看起来有点天方夜谭,但谁又能保证,随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,有没有可能真的出现这种现象呢?

在大自然和宇宙面前,人类很渺小,我们应该保持求真务实的心态,用科学的手段,去探索这些未知领域。我们也有理由相信,人类科技的进步,会带领我们揭开更多的奥秘。

相关推荐
  • 黄杨木为什么值钱(“5种树有钱景,越养越值钱”)
    黄杨木为什么值钱(“5种树有钱景,越养越值钱”)

    在民间有句老话叫“养花不如种树”,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家种植树木。即便是没有院子,阳台客厅也能养。家里养上几棵树,看上去富贵又吉祥,高贵又雅致,可以说特别的显贵气,关键是净化室内空气特别好。在很多地方有句俗语“五种树有钱景,越养越值钱”,所以说家的地方少,挤挤也要种1棵!〔三角梅〕三角梅开花的时候,可

  • 社保为什么要买公积金(五险一金构成及价值解析)
    社保为什么要买公积金(五险一金构成及价值解析)

    一、五险一金的基本构成五险一金由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工伤保险、失业保险、生育保险五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组成。这一制度通过强制性的缴费机制,为劳动者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保障。养老保险构成:由单位缴纳20%、个人缴纳8%。作用:保障退休后基本生活费用,缴费年限越长、基数越高,养老金金额越大。新规允许跨

  • 昙花为什么要弯曲
    昙花为什么要弯曲

    昙花(学名:Epiphyllum oxypetalum),又称“月下美人”,是仙人掌科昙花属的植物。原产于墨西哥和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,因其花朵在夜间短暂开放而闻名。昙花的花期极短,通常只有几小时,且多在夜间开放,故有“昙花一现”之说。特征1. **形态特征**:- **茎**:昙花的茎扁平,呈叶状,

  • 枕头为什么长霉斑(枕头同样有保质期)
    枕头为什么长霉斑(枕头同样有保质期)

    都说“人靠衣装马靠鞍”,但其实人除了依赖衣装,还有“一枕之地”。一款舒适的枕头,让人一夜好眠,何乐而不为呢?不过你知道吗?枕头也有保质期的,得定期更换。否则就会因为睡了“过期枕”,导致颈椎不适、易落枕、皮肤过敏……NO.1枕头高低不平,回弹性差你是不是也发现过,有些时候换了个新枕头,睡着瞬间就能入梦

  • 红木家具为什么好(独板红木家具为什么受欢迎 )
    红木家具为什么好(独板红木家具为什么受欢迎 )

    红木家具的独板,就是用一块红木材质做成的板材。红木材质本身价格就很高,而独板又需要比较大的木材。如今市场上,红木原料越来越少,大料也是难以寻找,尤其是质量好的大料就更难见到了,红木独板家具显得十分珍贵。因此,独板红木家具不仅仅是在市场上,在收藏界也是十分罕见的,深受红木爱好者的喜欢,价格也是比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