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常识

元旦是哪一天(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天:“元旦”是怎么来的?)

时间:2024-09-24 10:15:50 浏览:100

元旦,即公历的1月1日,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“新年”。元,谓“始”,凡数之始,也即是万物的开始称为“元”;旦,谓“日”;“元旦”即“初始之日”的意思,指的是每年公历新年的第一天。尽管“元旦”一词与新年有着悠长的历史渊源,但“元旦”代表公立新年的第一天在我国其实只有73年的历史。



在我国历史上,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《晋书》中,“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,其时正朔元旦之春”,意思是:颛顼下了孟夏正月,每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为元旦,这里的颛帝就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颛顼。

尧舜时期,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,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,很受广大百姓爱戴,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,他没把“天子”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,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。尧对舜说:“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,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。”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,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,都十分受人爱戴。后来人们把尧死后,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,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,把正月初一称为“元旦”,或“元正”,这就是古代的元旦。



而在汉朝之前,正月的时间常跟随朝代的更替而变化,但原则上仍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: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,但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,而周代又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,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。


直到汉朝,汉武帝太初元年,司马迁创立了《太初历》,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,和夏代划定一样,所以又称“农历”,从此历代不改,这个立法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。


公元1912年,为了“行夏正,所以顺农时,从西历,所以便统计”,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,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“新年”,但并不称为“元旦”。1912年1月13日,孙中山发布《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》,责成内务部编印新历书,随后规定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叫做“春节”,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“元旦”。


1949年9月27日,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,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,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,即我们所说的阳历。元旦,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。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,又鉴于夏历正月初一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立春”的前后,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“春节”,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——“元旦”,并列入法定假日。从此,元旦便成为了全国人民的欢喜节日,至今已有73年的历史。


关于古代“元旦”的神话故事

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,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,很受广大百姓爱戴,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,他没把“天子”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,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。


尧对舜说:“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,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。”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,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,都十分受人爱戴。后来人们把尧死后,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,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,把正月初一称为“元旦”,或“元正”,这就是古代的元旦。


元旦佳节习俗



元旦的风俗习惯

元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,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,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,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,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,有许多还相传至今。历代王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,如祭诸神祭先祖,写门对挂春联,书写福字、舞龙灯。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、祭祖先、贴春联、放鞭炮、守岁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“社火”等娱乐欢庆活动。





元旦吃什么



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,《荆楚岁时记》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。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,接着是进椒柏酒,饮桃汤,进屠苏酒、胶牙饧(táng)、五辛盘、各吃一个鸡蛋。其中有桃汤、饮料、食品,还有药物,一应俱全,各有其特殊含义。

1.椒柏酒

在东汉《四民月令》中已经出现。椒是花椒,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,气味芬香,服之令人身轻耐老;柏是柏树叶,古人视为仙药,可免百病。椒、柏可分别浸制酒,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。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。南朝庾信《正旦蒙赉酒》:“正旦辟恶酒,新年长命杯。柏叶随铭至,椒花逐颂来。”描绘了元旦朝贺受到赏赐椒柏酒的喜悦心情。而唐代武平一《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》一诗,以“愿持柏叶寿,长奉万年欢”之句,表达以健康长寿之身服务万年天子的愿望。饮椒柏酒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,明代山东历城、浙江嘉兴均有此俗。

2.桃汤



即取桃之叶、枝、茎三者煮沸而饮,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,能厌伏邪气。制百鬼,故饮之。

3.胶牙饧 (俗称芝麻糖)


隋杜公瞻注释《荆楚岁时记》胶牙的含义是“使其牢固不动”。胶牙饧实际上此俗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,因为牙齿坚固,能吃能喝,自然身体健康。隋注还说“今北人亦如之”,可见此俗的广泛性。白居易《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》有“春盘先劝胶牙饧”之句,反映了唐代元目的食俗。不过胶牙饧在南宋以后作为送灶的供物,慢慢地从元旦食品中消失。

4.五辛盘



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《风土记》,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“以助发五藏气”(《玉烛宝典》卷一引)。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,《荆楚岁时记》隋注说是大蒜、小蒜、韭菜、云台、胡荽。如《风土记》所说可活动五脏,是祈求健康的东西。《荆楚岁时记》注引《庄子》说:“春日饮酒茹葱,以通五藏。”可见元日食辛菜的传统由来已久。

6.鸡蛋



各人吃一个鸡蛋的习俗,在吴晋间的《风土记》中已出现。

7.汤饼



是指古代凡小麦面制品用水煮的食品,后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汤饼卷九“饼法”中,讲了“水引馎饦法”,其中“水引”制法:“挼(ruó)如箸大,一尺一断,盘中盛水浸,宜以手临铛上,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。”馎饦“挼如大指许,二寸一断,著水盆中浸,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,皆急火逐沸熟煮。非直光白可爱,亦自滑美殊常”。可知水引和馎饦属于同一类型食品,只是水引似今面条,馎饦似今长揪皮。其实宋人说的“年馎饦”是一句概括语,也包括了水引。北宋《岁时杂记》说:“元旦,京师人家多食索饼,所谓年馎饦,或此之类。”(《岁时广记》卷五引)索饼就是前代的长引。长引是说拉长的东西,索饼指像绳索一样细长的饼,两个名称讲的都是形状细长的食物。由上可知,宋代元旦流行吃面条之类的食品。

8.年糕



又称粘粘糕,取年年高之意。在南方用糯米制成,年糕北方则为黏黍。北朝《齐民要术》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。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,尤以南方流行。传统节日承载着华夏文明5000年的光辉历史,也继承了古人的智慧结晶,鞭策着人民的不断进步,传统节日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,也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包容,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巨大社会意义和价值。

相关推荐
  • 第三者车险什么意思(关于第三者责任险你真的了解么?)
    第三者车险什么意思(关于第三者责任险你真的了解么?)

    对于有车一族人来说,往往在买完车之后就会给自己的爱车买一份保险,并且大多数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意外险,也就是说直接对车子最有经济保障的方式。所以对于车险中的第三者责任险是最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,那么,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系统的介绍一下第三者责任险的真实作用,希望看完之后能让您对第三者责任险有一个更新

  • 买房子写两个人名字需要什么条件(房产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署上夫妻双方的姓名?)
    买房子写两个人名字需要什么条件(房产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署上夫妻双方的姓名?)

    在这个讲究“平等”的时代,房产证上大多都只会署上男方姓名的可能性已经逐渐减少,很多新时代女性都会拼命奋斗,坐拥自己的小金库,等到谈及结婚,购房时,骄傲的说出“我要AA制”。那么,问题来了,到底在什么样的情况下,房产证上会署上夫妻双方的姓名呢?第一. 夫妻双方共同购买一套房产夫妻双方共同出资买房,在购

  • 自制牛排的做法大全(手把手教你做5种顶级牛排)
    自制牛排的做法大全(手把手教你做5种顶级牛排)

    香辣牛排配沙拉① 先挑一块有大理石花纹、质量上乘的西冷牛排,然后用较多的盐和黑胡椒粉给它调味,尽量把调味料按摩或拍入肉中,帮助入味。戈登小贴士1:一定要把牛排提前从冰箱拿出来解冻和恢复室温。这样能让牛排受热更均匀,也能让调料更好地渗入牛排中。② 热锅,倒入橄榄油,把锅摇匀,在锅开始冒烟时放入牛排,将

  • 什么东西防潮效果好(3招教你除湿防潮!)
    什么东西防潮效果好(3招教你除湿防潮!)

    回南天是南方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,空气湿度常达90%以上,到处都像被水洗过一样,墙壁、地面全是湿漉漉的,镜子、玻璃也布满水珠,严重时甚至会有水滴不断流下。针对这种天气该如何采取措施呢?紧闭门窗:回南天来袭时,要关闭家中的门窗,特别是朝南和东南方向的窗户,阻止暖湿气流进入室内。可在早晚湿度较低时,适当开

  • 粉水晶为什么净化(粉水晶可以用盐水净化吗)
    粉水晶为什么净化(粉水晶可以用盐水净化吗)

    刚买来或者是戴久了的水晶都比较容易吸引负性能量,所以水晶净化是非常必要的。那么粉水晶可以用盐水净化吗?今天和大家做个分享,期待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。许多人都喜欢用盐水净化水晶,当然可以。只要将粉水晶放在盐水罐内,浸泡三到四个小时,就可以将粉水晶身上的静电消除。当然这种方法与天然水不同,净化时间频